請注意,在以前網路什麼都免費的時代裡,你的身分是「網路使用者」。現在,請切記在網路付費的年代理,你的身分是「
消費者」。對於你掏錢所獲得的品質,請堅持。
網頁設計規劃台灣究竟是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從網路剛開始興起的時候,除了創業成功的傳奇之外,我們就能從報章雜誌
上讀到一堆關於網路的負面報導。這些報導包含了駭客,信用卡到刷,網路色情,網路賭博,網路上癮,病毒,謠言毀謗等
等。
一直到網路股起飛,到跌落,這些負面報導從來就沒停過。不知道是不是媒體特別的嗜血,總是喜歡驚悚的題材。然而整個
社會對於網路的印象,也因此一直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問問你週遭的朋友,為什麼不敢在網路上刷信用卡購物?十之八九都會回答:擔心不安全,萬一信用卡資料外洩會被盜刷。
此外,因為利用電子郵件轉寄好文章的習慣在網路上盛行,很多病毒利用這樣的習慣趁勢而起,大量的蔓延到每個人電腦上
。慢慢的大家學乖了,對於轉寄而來的信件更小心了。
類似這樣的不信任感逐漸擴大。然而因為網際網路的開放架構,這樣的問題終究是無法獲得解決。想像一下,在三教九流人
士聚集且摩肩擦踵的市集裡,你能夠不隨時注意自己錢包還在不在,經過暗巷時能不提防週遭的人嗎?
實際上的不安全與心理上的不安全是兩回事,網路究竟實際上是否如媒體所塑造的形象般是一回事,但是一般人心理上的認
知卻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因為如果還是繼續這樣的不信任感,一般人不會上網。或者上網的人也會不敢做某些事情,例如購
物。
還有一些比較屬於低安全層級的議題也同樣的造成不信任感,例如經常聽到收遭的朋友說,自己透過免費電子郵件信箱所寄
出去的信,居然寄丟了。寫信到該網站去抗議也沒用,因為這是免費的服務,網友似乎也無法要求什麼。因為免費以及開放
,在網路面做很多事情似乎沒有所謂的品質保證可言。在你寄信,刷卡,之後只能聽天由命。
在商業運作回歸正常的邏輯之下,許多網站開始致力於收費的議題。先前不敢收費,是因為怕一下子損失大量的使用者,因
為這些使用者在網路上還有其他同性質的免費網站可以選擇。現在經營免費服務的網站越來越少,使用者開始考慮付費。這
個時候網站的經營者擔心的反而是:我收了使用者的錢,我能保證服務的品質嗎?
一旦要使用者掏錢出來,他們就會開始嚴重的考慮服務品質。以前的免費電子郵件如果信件寄丟了,使用者頂多發發牢騷,
停用該帳號寄信罷了。現在對於收錢的使用者來說,如果因為寄丟了該封信件所造成的損失,就會是法律上的議題。
請注意,在以前網路什麼都免費的時代裡,你的身分是「網路使用者」。現在,請切記在網路付費的年代理,你的身分是「
消費者」。對於你掏錢所獲得的品質,請堅持。
別說我們對於這些業者太嚴苛,唯有消費者的品質意識抬頭,我們最後才會有好的服務出現,接著我們付錢才會心甘情願,
好的服務提供者也才得以存活。
如果以長遠的眼光看來,這樣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勢必會走向筆者一直在描述的封閉型網際網路架構。因為使用者付錢並要
求品質以及保障,所以每個人在網路上的行為會某種程度的被追蹤和紀錄,特別是透過網路業者與電信業者的合併或合作所
提供的服務。
在網路上寄信會有紀錄,因為要保證送達;在網站上消費隨著電話費帳單寄到你家,你還以為在網路上購物可以匿名嗎?
收到的垃圾信數量會減少,因為發信的人必須付費給電信業者以進入封閉網路,而不再像現在發垃圾電子郵件的成本這麼低
;轉寄給朋友的好文章電子郵件會稍微減少,因為那可能會讓你花一些錢。
這些事情一定會在付費以及要求品質保證的使用者觀點下發生,這也是筆者先前所說,網頁設計規劃台灣網際網路的開始封
閉,導因於商業力量的運作,而商業力量的源頭來自於每個人心。
|